怡然自得

1.出處

《列子·黃帝》:「黃帝既寤,怡然自得。」


2.語譯

怡然:安適愉快的樣子。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。


3.故事內容

晉朝孝武太原年間,武陵地方,有個打魚的人。有一天,他順著小溪捕魚,忘瞭路程的遠近,一直往前走,走進瞭一片桃花林。此處風景十分優美,為世上所罕見。漁人覺得奇怪,總想看看這座桃林到底有多遠多寬。當他把桃林走完時,便發現山旁有一個洞,裡面似乎還有光亮。他便走進洞去,初時道路狹窄,再走幾十步,豁然開朗,簡直是一片平原。平原上桃紅柳綠,房舍儼然,男耕女織,怡然自得,人人過著自由幸福的生活。他們看見漁人進來,傢傢都設酒殺雞,招待漁人。在言談中,漁人才知道裡面的人是他們的祖先為避秦代的禍亂,才逃進這個洞裡來的。他們與世外隔絕多年,也不想再出去瞭。外面是個什麼世道,他們也不知道。漁人在這洞中的平原裡待瞭幾天,受到各傢各戶的熱情招待。當他辭別這些好客的主人們時,大傢都告訴他:“洞中情況,不要給外邊的人說。”

漁人出來後沿著原來的路往回去,還處處做瞭標記。到武陵後,漁人就把這事告訴瞭太守。太守馬上派人去找那個世外的桃源,找來找去,毫無結果。

後人用“怡然自得”形容高興而自滿的樣子。


4.相似、相反詞

相似詞:自得其樂、得意洋洋、躊躇滿志。

相反詞:膽戰心驚、心煩意亂、悵然若失。


5.例句

就算大家都說學校的作業很機車, 我還是寫得怡然自得。

我要造句投稿

竹縣關西國小資訊組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