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丘之貉

1.出處

《《漢書•楊惲傳》:「惲聞匈奴降者道單于見殺,惲曰:『得不肖君,大臣為畫善計不用,自令身無處所。若秦時但任小臣, 誅殺忠良,竟以滅亡;令親任大臣,即至今耳。古與今如一丘之貉。』」


2.語譯

貉是一種長的像狐狸但體型較小的動物,毛呈現黃褐色,可做皮袍。「一丘之貉」是指生長在同一個生長在桐一個山丘中的 貉,品種都一模一樣;比喻彼此格調都不高,差不了多少。


3.故事內容

漢朝時有一個人叫做楊惲,家世極好,從小就受到好的教育,尚未成年就已名聞朝廷。宣帝時,因有功於國家,而被封為平通侯,他平常為人正直、公正不阿,因此頗得滿朝文武百官的敬重。 然而,楊惲年少得志,難免表現出一副驕傲自大的模樣,於是就和宣帝最信任的老臣太僕長樂意見不合,經常有所衝突。那時候剛好發生匈奴的國王單于被殺,楊惲聽到了這件事情,就發表議論,說:「遇到一個這樣不好的君王,他的大臣給他擬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,使自己自白送了命,就像秦朝時的君王一樣,專門信任小人,殺害忠貞的大臣,結果國亡了。 如果當年秦朝不如此,可能到現在國家還存在。從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,真像同一山丘出產的貉一樣,毫無差別呀!」 太僕長樂就把楊惲所說的這番話,告訴了宣帝,而且又力油添醋地渲染,宣帝聽了非常不高興,於是就將楊惲革職了。


4.相似、相反詞

相似詞:臭味相投、物以類聚、沆瀣一氣、朋黨比周、狼狽為奸 。

相反詞:君子相友、刎頸之交、患難之交 。


5.例句

1.審理這件案子的官員雖然手段不同,但都是一丘之貉,每個都貪贓枉法。

2.小王和老張上班時間老是在聊八卦雜誌,對自己負責的業務卻是打混摸魚,真是一丘之貉。

我要造句投稿

竹縣關西國小資訊組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