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籌莫展

1.出處

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傳.蔡幼學》。


2.語譯

「一籌莫展」指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來。比喻毫無辦法。


3.故事內容

「一籌莫展」原作「一籌不吐」。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,孝宗乾道年間進士,官至兵部尚書。寧宗即位時,下詔徵求直言,蔡幼學即上奏,提到為君之道有三:事親、任賢、寬民,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,他說到「前些年,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,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,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, 而不敢有所動作。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,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,而遭到遺棄。情勢演變到最後,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,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, 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」。後來「一籌莫展」這句成語,就從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傳.蔡幼學》文中的「一籌不吐」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毫無辦法。


4.相似、相反詞

相似詞:束手無策、無計可施。

相反詞:胸有成竹。


5.例句

他聳聳肩,攤攤手,表示一籌莫展。

我要造句投稿

竹縣關西國小資訊組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