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災樂禍

1.出處

《左傳‧僖公十四年》:「背施無親,幸災不仁。」又《莊公二十年》:「今王子頹歌舞不倦,樂禍也。」


2.語譯

幸:高興。指人缺乏善意,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。


3.故事內容

「幸災樂禍」係由「幸災」及「樂禍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幸災」見於《左傳.莊公二十年》,故事是說晉惠公時,晉國發生饑荒,秦國賣糧給他們,幫助晉國度過難關。第二年,秦國也遇上荒年,向晉國購買糧食,晉國卻不答應。大夫慶鄭覺得這樣不妥,勸晉惠公說:「忘恩負義會導致無親;看見別人有難而高興是不仁;貪愛財物不與人分享是不祥之舉;得罪鄰國是不義的行為。這四種美德都沒有,如何能維持國家的長久?」雖然慶鄭不斷地勸說,但惠公還是沒採納他的意見。果真秦國收到消息後非常氣憤,隔年起兵攻打晉國,晉國非但大敗,連惠公都被俘虜了。此處原文就用了「幸災不仁」。「樂禍」見於《左傳.莊公二十年》,故事是說春秋時,周莊王的寵妾生了個兒子子頹,個性荒淫無知。惠王時,有幾個大臣發動叛亂,奪取政權,將惠王驅逐,改立子頹為王。惠王逃到鄭國,鄭厲王打算從中調停,但聽說子頹和大臣們每天聽歌觀舞、尋歡作樂,便對虢叔說:「我聽說表達哀樂不看時機,必會遭致災禍,子頹在國家動亂時還那樣日夜笙歌,簡直是『樂禍』。連刑官在執行死刑時,君王都不應設宴享樂,更何況是他們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王位之時。眼前大禍臨頭還不知憂慮,這種人能接受他嗎?」於是決定轉而支持周惠王。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「幸災樂禍」,用來指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。


4.相似、相反詞

相似詞:唯恐天下不亂、隔岸觀火、火上澆油、火上加油、人苦己樂、趁火打劫。

相反詞:同病相憐。


5.例句

對於同學的缺點和錯誤,我們不應採取幸災樂禍的態度。

我要造句投稿

竹縣關西國小資訊組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