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虎類犬

1.出處

《後漢書·馬援傳》:「效季良不得,陷為天下輕薄子,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。」


2.語譯

類:象。畫老虎不成,卻像狗。比喻模仿不到家,反而不倫不類。


3.故事內容

源于《後漢書 馬援傳》。東漢馬援為國帶兵打仗,屢建奇功,光武帝劉秀封他為伏波將軍。他不僅治兵嚴謹,打仗有方,還非常重視自己家族中子弟的教育,以免他們走上邪道。有一天,他聽說姪兒馬嚴和馬敦結交俠客,認為這樣下去會耽誤學業,就寫信勸告他們說:希望你們聽到別人說壞話,就要像聽見自己父親的名字一樣,盡管別人在叫,但自己不能跟著去叫。龍伯高這個人厚重謹慎,謙遜廉儉,為人正派,是我最敬重的,我希望你們學習他。杜季良豪俠行義,能為人解憂,也是我敬重的人之一,但我不希望你們學習他,因為你們很難學到。學龍伯高不成功,還不失為一個謹慎忠厚的人,這就是“刻鵠不成尚類鶩”,如果學杜季良不成,就會成為輕薄之徒,那就成了“畫虎不成反類狗”。因為“狗”在古代也稱作“犬”,所以人們把“畫虎不成反類狗”寫成“畫虎類犬”,用來比喻學習技能而學得不像的人。


4.相似、相反詞

相似詞:東施效顰、不倫不類、畫虎不成。

相反詞:神肖酷似。


5.例句

1. 他想學徐悲鴻的畫,可惜「畫虎類犬」,一點也不像。
2. 改革是創新與思想的進步,而不是一味的畫虎類犬。

我要造句投稿

竹縣關西國小資訊組製作